跆拳道传统护具与电子护具的比较研究

2017-12-19 14:17 阮俊谦

1 .护具的发展简介

     护具的概念:新华字典里的解释“护,指不受侵犯和损害,保护,护卫。 具,的名词释义是器物,器具。 护具是指不受侵犯和损害的器物。本研究所指是从事跆拳道运动的人们,为了防止在激烈对抗中受到伤害的一种保护工具。

1.  1  传统护具发展

        跆拳道运动是一项起源于朝鲜半岛,由花郎道、武术、空手道融合而成的新型格斗术。 护具起缘是因为跆拳道运动需要实战来提高和检验学员水平,由于对抗容易误伤同伴,后来经过一番思考通过借助器物来保护学员免于受到不必要的危害,从而来提高运动员的水平和成绩。 世界跆拳道联盟成立于1973 年,1980 年世界跆拳道联盟获得奥委会的承认, 第一届跆拳道世界锦标赛和第一届亚洲锦标赛分别于 1973 年和 1974 年在韩国汉城举行, 这也是跆拳道传统护具第一次在世界锦标赛和亚洲锦标赛中出现在世人面前。
        现有传统护具的打分模式逐渐暴漏很多弊端, 世界跆拳道联合为了更长久的留在奥运会,积极改进现有模式的缺点,研发更加科学的电子护具。 2008 年 4 月河南洛阳举行的 “第18届亚洲跆拳道锦标赛”传统护具首先退出洲际比赛的舞台。
        这也标志着传统护具结束的开始。 随后在 2009 年 6 月阿塞拜 疆举行的跆拳道团体世界杯比赛中, 电子护具首次取代传统 护具作为世界性高级赛事的比赛护具, 北京奥运会则是奥运 会跆拳道比赛最后一次使用传统护具比赛。随着跆拳道护具进入科技领域,电子护具在比赛中成 功的使用与推广,以及在世界级比赛得到普遍认可,种种迹象 表明跆拳道已经进入“电子护具时代”。   

1. 2   电子护具发展

         电子护具是指将由高尖端的电子芯片组成的感应装置附着在跆拳道护具上, 在受到有效攻击时感应装置自动识别其击打力量, 并通过无线传输自动将得分情况及时反映在得分显示屏上的一套技术装备。电子护具源于跆拳道自身发展的需要, 由于跆拳道传统护具比赛时存在不公平、 不公正的现象,电子护具出现正是跆拳道发展的需要,迎合人们对高科技的渴望,同时更加追求公平、公正、公开,减少人为因素在比赛中的作用。 目前,电子护具的研发主要是“西班牙的 DAE-DO、德国的 ADIDAS 以及韩国的 LAJUST”。
        电子护具正式出现在国际赛场的时间是 2007 年中韩对抗赛中,这次比赛打破了传统护具作为正式比赛唯一护具,首次使用了电子护具进行比赛。 由于电子护具在对抗赛的良好体现,在随后的 2008 年第 18 届亚洲跆拳道锦标赛上,世界跆拳道联盟决定电子护具首次进入洲际跆拳道比赛。 随着电子护具在国际赛场上使用的成功,并且减少了人为因素,提高打分客观性,使比赛趋势朝着更加公平、公正的方向发展,世跆联决定于 2009 年 5 月阿塞拜疆世界杯跆拳道比赛继续推广电子护具的使用,随后决定哥本哈根世界跆拳道锦标赛、2010年青年奥运会和 2012 年伦敦奥运会中都将使用电子护具进

2.1.1   传统护具—基础腿法是主流

        跆拳道基本技术分为脚的技术和拳的技术, 脚的技术是使用踝关节以下脚的部位进行攻击的技术, 分别有横踢、前踢、推踢、侧踢、勾踢、双飞踢、下劈踢、后踢、后旋踢;拳的技术指紧握拳并使用正拳进行正面攻击的技术。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发现在传统护具比赛中主要是以 “横踢技术为主要得分手段,其他技术总和占次要手段”。 表 1 是 1996 年、1997 年、 2004 年 、2005 年和 2006 年全国跆拳道比赛中技术动作使用情况的基本统计, 从历届全国比赛中可以看出横踢是腿法中的核心技术,下劈则是主要技术,前踢、后踢、双飞等技术为传统护具中的次要使用技术。 而拳的技术使用情况相对比较少,在历届大赛中很少运动员使用拳法进行得分。 
        因此, 可以得知在传统护具比赛中腿法技术是运动员比赛主要得分技术 ,在腿法技术的使用情况中以 “横踢 、下劈和双飞踢、后踢、前踢”为运动员主要运用腿法。 拳法技术是次要得分技术,但是在比赛中拳法的出现率和使用率非常低。

2.1.2   电子护具—腿法多元化发展

表 1       1996—2006 年跆拳道比赛中运动员运用技术动作情况统计一览表
 
时间 赛事  技术动作使用情况依次排序 比赛阶段
1996 年 “万基杯”跆拳道锦标赛 横踢 下劈 侧踢 全部
1997 年 “康富来杯”全国跆拳道锦标赛 横踢 下劈 后踢 全部
2004 年 全国跆拳道冠军赛 横踢 下劈 双飞(跳踢) 半决赛、决赛
2005 年 全国跆拳道锦标赛 横踢 双飞(跳踢) 下劈 全部
2006 年 全国跆拳道锦标赛 横踢 前踢 跳踢 半决赛、决赛
 
注:引自程磊,潘慧炬,毛旭江《2006 年全国跆拳道锦标赛技术统计与分析》
 
        电子护具比赛中脚的得分技术有横踢、前踢、推踢、侧踢、勾踢、双飞踢、下劈踢、后踢、后旋踢、脚内侧横踢和中位勾踢。相比传统护具增加两种得分技术手段, 分别是脚内侧横踢和中位勾踢,以上两种技术在传统护具比赛中不得分,在电子护具比赛中却得到认可。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得知电子护具各种技术的使用情况“技术的使用主要集中在前、后横踢和下劈技术; 从技术的得分率来看, 下劈技术无疑是得分率最高的技术,其次是横踢技术7-9。 后踢、旋风踢、拳击打等技术其使用率下降不明显10。 赛场上出现了推踢、侧踢、拳、下劈等以往少见的得 1 分技术11。 脚内侧横踢和中位勾踢两种新型得分技术开始运用于电子护具的比赛中。
        在电子护具比赛中腿法以前横踢、后横踢和下劈为主要技术,其他技术为辅助技术,在传统护具比赛中得分效果不明显的推踢、侧踢、拳、下劈击腹部逐渐在电子护具比赛中频繁使用,而脚内侧横踢和中位勾踢两种新型技术开始运用于电子护具的比赛中。 因此,跆拳道比赛时使用电子护具,是有益于运动员比赛场上的发挥,更有益跆拳道运动的多元化发展。

2.  2  战术体系比较

2.2.1   传统护具—防守反击为主,主动进攻为辅 

        防守反击是指运动员利用经验、技能和个人能力,根据对手的进攻技术通过步法和上肢格挡进行防守, 躲避对手的进攻锋芒迅速进行攻击得分,是阻止对方连续进攻的有效手段,又是后发制人的有效措施,同时也是控制对方意图,给对手心理造成影响的战略技术12。 跆拳道传统护具得分是根据运动员踢击护具的速度、力量、声音和准确性的综合表现,由裁判员负责判断是否得分。 由于传统护具对击打力量要求比较高,一般进攻技术作为主要得分手段是有难度的, 所以进攻出腿的得分率比防守反击在比赛中运用得分效果逊色很多。 在金牌至上的影响下,赛场上输赢却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运动员在动作选择上逐渐选择后发制人的比赛方式, 技战术的使用情况和进攻速率更加偏向于防守反击为主要得分方式, 由于比赛时防守反击得分效果比较明显, 进攻则得分效果不是太明显,逐渐在赛场上形成以防守反击为主流的比赛形式,以动进攻得分为辅助形式。

2.2.2   电子护具—攻防反一体化

        从跆拳道新规则颁布和电子护具的推广运用, 以前单一的技战术逐渐满足不了运动员对比赛局面的掌控和冠军的渴望,转而走向更加多元的攻防反一体化战术储备。 在规则影响下,比赛场地缩小是首要原因,由于比赛场地的缩小减少了运动员场上活动的范围和区域,迫使运动员增加交手次数,增强场面的激烈性。 在技术的影响下, 运动员如果技战术储备单一,遇到战术相克的选手,单一的进攻战术或反击战术不足以应对现代电子护具形势下高强度对抗的需要。 “曾经一个横踢横扫同级别选手拿到冠军的事情时有发生, 但是随着跆拳道战术体系的丰富与发展,单一战术体系逐渐已经落后,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比赛。 ”因此,在比赛中更加凸显战术储备的全面性。
        跆拳道运动是发展的, 又是运动的, 更是向全面化看齐的。 攻防反一体化的出现是运动员所要具备最基本的战术素养,不再是某一种战术单独的运用,应该把进攻、反击和防守看成一个整体来运用。 根据比赛形势和场上的变化结合自身能力在比赛中合理的应用,懂得攻中有防、防中有反,反中有攻的基本思路,充分体现连续得分、连续创造战机、连续捕捉战机、连续攻防转换、最终掌控比赛的局面,以达到战胜对手赢得比赛为最终目的。  

2. 3  裁判员比较

2.3.1   传统护具—裁判员执法存在瑕疵

        根据表 2 可得知近些年跆拳道传统护具比赛裁判员人员统计的变化。 跆拳道传统护具比赛时场上主裁判 1 人,边裁判4 人,打分是由边裁进行打分,主裁判进行提示和监督。边裁的要职能是给双方运动员即时记分 ;对 “优势判定 ”进行独立评判;如实回答主裁判员的询问;及时提醒主裁判员对比赛中出现的明显记分错误进行合议。 裁判员打分主要依据运动员踢击对方护具的部位、力度、声音和准确性等因素进行主观打分。 运动员场上得分需要 2 位或以上的裁判员同时出示得分牌或按下得分键盘(时间范围 1s 以内)才算有效得分。
       裁判问题是困扰传统护具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由于裁判职业道德、业务水平的高低、裁判的公正性等问题,可能导致比赛出现漏分、错分,偏分的情况,致使运动员对比赛满意度降低,对裁判员公平性产生怀疑。 因此,裁判员问题是制约跆拳道发展的首要问题, 同时也是使用传统护具比赛时亟需改善的地方。

2.3.2   电子护具—科技引导比赛 

        电子护具研发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跆拳道比赛的公平、公正、公开。 与传统护具最大区别是躯干部位不需要裁判员临场进行打分,电脑系统根据每个级别的体重、性别等差异自动进行设置上分要求, 电子计分系统根据击打部位的力度和准确性自动识别攻击力度,自动进行打分和记录,裁判员只需要判定和记录运动员头部得分以及转身动作的加分情况。 电子护具比赛时增加录像审议的环节,目的是保护运动员,避免出现漏分、错分、偏分的情况,同时也是监督裁判员场上判罚尺度是否合理进行的录像监督。 录像审议是通过多方位、多角度的回放,1min 内做出裁定结果,以确定得分的有效性或判罚的准确性,然后告知场上裁判员。 电子护具的成功推广是传统护具与科技完美的结合,避免了误判、打分错误等因素的出现,减少人为因素,提高打分客观性,增强科技因素,增加比赛公平性,从而造就电子护具的广泛运用。


表 2临场裁判员人数变化
年份 监督官 主裁判 边裁判 录像审议员 合计
普通护具 电子护具 普通护具 电子护具 备注
1993 1 1 4     6    
1997   1 3     4    
2005   1 4     5    
2009   1 4 3 2 7 6 使用电子护具
2010   1 4 3 1 6 5 使用电子护具
 3.结论 
1)传统护具的技术体系受到得分因素的困扰,得分的判断以速度、力量、准确度的综合因素,导致传统护具比赛是以基础腿法是主流。 电子护具的技术体系受到科技因素的影响,运动员比赛得分只要力量、 准确度与电脑信息所吻合就能轻松得分,致使在电子护具比赛中运动员腿法呈现多元化的态势。
2)传统护具的战术体系以防守反击为主,主动进攻为辅。电子护具的战术体系以攻防反一体化为主。 
3)传统护具比赛裁判员执法存在部分瑕疵 ,电子护具比赛时裁判员执法是以科技引导比赛。